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型策略探讨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封面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出版: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729/F

国际刊号:ISSN 1003-6709

邮发代号:46-123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fzggzzs@163.com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论文鉴赏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型策略探讨


发布时间:2022-01-25 阅读数:373

何彩珍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正面临新变革。为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我国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这一改革措施提高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重视,同时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班主任由于承担管理班级的重任,因而是影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在当前教育改革模式下,班主任应当进行传统角色转型,成为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成为新时代学生的管理者与培养者。本文将基于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班主任角色转型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 小学生 “核心素养” 班主任 角色转型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如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球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人才作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已经刻不容缓。传统教育模式倾向于只教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造成我国国民综合素质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突出,培养出只会考试的学生。新时代,创新能力是进行综合国力竞争的第一动力,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因此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现阶段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1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式下班主任转型的必要性

在生产力加快变革的前提下,提高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已是大势所趋,为提高现代社会中,人们能加快适应日新月异时代变化的能力,国家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核心素养”是一个笼统概念,培养“核心素养”具体包括自我管理、创新发展、知识技能等多方面要求,在此背景下,班主任不再是班级的“保姆”,而应作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关系的促进者、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组织者、帮助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参谋者而存在,因此,班主任必须进行角色转型以适应教育改革需要。

1.1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及其必要性

随着时代进步,生产力技术提高,我国开始跟随发达国家的脚步,将培养我国国民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作为目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具体而言,“核心素养”包括创新能力素养、责任能力素养、学习能力素养、生活能力素养、人文素养等多方面内涵,而这些“核心素养”是现代人学习和生活的必备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核心素养”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特点。良好的“核心素养”需要多种能力来共同作用完成。与传统应试教学不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实践,并非只要单向汲取知识就行。在现代化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越来越重要,这要求我们必须在小学阶段,就注重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而这些内容并非能在课堂上学到,因此,必须锻炼小学生的反思、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完成对“核心素养”的培养。

1.2班主任角色转型的必要性

字典中對“班主任”的定义是:负责管理学生班级工作的老师,由此可看出,在传统教育中,班主任往往作为班级琐事的负责者而存在,这一点在小学阶段体现的更加明显。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无法管好自己,因而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通常需要对小学生班级进行“保姆式”管理。但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培养阶段,人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都在这一阶段定型,而小学班主任作为众多教师中,与学生及其家长联系最密切的老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学生心智的关怀者,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启蒙老师,小学班主任的作用不应仅限于此。在教育改革要求下,应当充分发挥小学班主任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作用,把应试本位转化为素养本位,以学生本位为中心,改变各科教师“各自为政”的教学状态,将各种能力综合进行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班主任作为学生与家长间、教师与学生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应做好三者之间的交流沟通,确保学生“核心素养”能顺利形成。

1.3班主任角色转型的特征

在现阶段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班主任不再是管理班级的“保姆”,也不是教师无教学技能的副业,更不是无能力要求的岗位,而是具备特殊能力、锻炼学生心智、培养学生人格和滋养学生心灵的班级管理者。新课改下的小学班主任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反思,小学生年龄太小,不易实行自我管理,必须依靠教师的引导,反思自己的不足,进而培养“核心素养”的形成。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生接触次数最多、时间最长,因而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形成巨大影响。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个人品格、行为习惯的塑造具有重大影响,而学生在小学阶段,更易形成不良心理反应并且不易进行自我纾解,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及时疏导,给予学生真诚与爱,这有助于学生养成优秀品格,对个人成长产生巨大有利影响。因此,班主任并非是一般能力者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它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精神世界、渊博的学识以及高超的引导能力与管理能力。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班主任应当“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理解学生,如此才能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能。同时,班主任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对班级问题、自己的角色定位、班级管理理念及模式都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高效管理好班级集体。

2班主任角色转型的主要途径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要求下,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已经不再可行,班主任需及时进行角色转型,以更适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色定位来迎接挑战。在小学阶段,班主任进行角色转型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2.1由协助教学转型为教学团队核心

传统教育模式下,班主任主要是负责协助科任教师教学,各科任教师进行具体教学工作,班主任负责管理班级。在这种方式下,教师间往往缺乏交流、合作,教师团队凝聚力不够,从而导致各科教师形成“各自为营”的局面,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班主任必须要打破各科教师缺乏沟通、合作的局面,成为教学团队的核心,系统协调好教学团队,引导教师合作进行教学讨论,让班级任课教师共同参与研讨活动,共同商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各教师形成一致的教学价值观,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2由信息反馈者转型为交流参谋者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班主任需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活动情况,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服从管理思维较弱、自律性较差,因此班主任经常向小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在校不服从管理的“恶迹”,长期以往,极易造成学生与教师、家长之间出现矛盾,甚至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班主任应转变为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智慧参谋,在家长与学生间产生矛盾时,班主任应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引导学生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提供咨询建议,帮助消除隔阂。这样可将学校与家庭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合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2.3由管理者转型为班级参与者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直充当命令者、控制者和支配者,而学生往往处于被支配、被命令和被控制的被动位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应当以学生为本位,让学生作为班级的主角,与同伴在产生问题时进行协商,锻炼学生有效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而班主任应当转变为班级的参与者,为学生自己管理好班级出谋划策,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对策,这样可使学生具有主动性,形成批判性辩证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培养“核心素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教育改革模式下学生全面发展,应重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班主任应当进行角色转型,改变管理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依靠各教师、学校、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同时,借助各项实践课程,锻炼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班主任必须协调好,以学校、班级科任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为主体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团队,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 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4-04-01.

[3] 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03).

[4] 冯建军.人格本位的班主任专业化[J].教育科学研究,2015(06).


编辑整理: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