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小学班级管理渠道引导和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探讨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封面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出版: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729/F

国际刊号:ISSN 1003-6709

邮发代号:46-123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fzggzzs@163.com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论文鉴赏

小学班级管理渠道引导和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探讨


发布时间:2019-09-27 阅读数:585

李改梅

摘 要 小学生在班级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多以班级集体作为核心,为此班级建设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德育教育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树立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班級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德育教育渗透进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优化班级的管理秩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此笔者将进一步探讨小学班级管理渠道引导以及如何在管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策略,从而为小学班级管理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班级管理渠道 德育渗透 小学生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久之计。“德行是立人之本”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必须注重德育渗透工作,将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并重,才能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是接受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小学生形成人生三观的重要时期,为此渗透德育符合小学“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发现,由于当代小学生身处于物质与信息极其丰富的时代,多为少子女家庭,父母溺爱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学生没有集体意识,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自私且不懂感恩,所以如此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它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拥有一定的觉悟和“树人先树德”的管理原则方向。为此笔者将浅谈如何在班级管理时,渗透德育教育培育培养小学生的德育观念,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1率先垂范,树立榜样

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言行学习的榜样。教师是班级管理的权威,小学生生活经验较少,在处理事物时多通过模仿他人获得经验,为此小学生会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从而形成“集合效应”将模仿的内容内化为自己处事的方式。班级管理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于班级的管理能力、关注程度以及教师个人风格等。为此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如认真备课与规范板书书写,首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中树立教师威信;同时教师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一视同仁,不歧视班级后进生,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后进生的态度。教师在教学中关爱学生、学生自然也就回馈教师同样的态度,从而让班级的氛围更加融洽,同学关系相处也随着教师的态度而有所改变。教师将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还可以通过在学生之中树立榜样,让学生通过榜样示范清晰的认知什么是“好”,自己应该如何做才能成为榜样。

2以生为本,民主法庭

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多以教师为主,班干部作为管理的协助者。笔者在多年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发现,这种管理制度虽然可以执行教师的班级管理意识,但在实际的管理中由于班干部成员的固定化,也带来了很大的管理弊端。部分班干部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任务是服务于学生,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班级“等级”的象征,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个人私利。鉴于班干部管理制度的弊端,笔者决定采用“民主法庭”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减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工作任务量,将管理放权给每一个学生,学生在“民主法庭”举行的过程中经过辩论内化德育知识,树立法制意识。小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教师在班级的管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民主法庭”的模式帮助学生建立自治管理模式,让学生在班级“法庭”中辨别“是”与“非”、“对”与“错”。

3创设情景,道德实践

笔者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小学生违反班级集体纪律、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是因为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多大的伤害。为此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将自己带入到其中,从而感悟到的行为为他人带来的伤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德育环境之中,让学生不仅是从道理的角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是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自己的行为为他人带来的困扰。情景教学模式作为道德实践的重要辅助工具将道德理论具象化的呈现,提高了小学生道德理念的内化程度。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情景道德教育之后,通过设置课外道德实践活动主题,从而将道德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从而实现道德知识的有效迁移。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景,临近上课前教师在班级门口处放一个纸团,教师观察哪个学生会在进门时将纸团捡起。当有一名学生将这个纸团捡起时,教师对其报以掌声。并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老师要鼓掌吗”,由此开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让学生意识到爱护班级卫生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可以设置“爱护班级卫生”情景剧,让班级学生扮演因打扫卫生引发纠纷的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

4多元评价,促其进步

评价是教师教学与管理学生的重要方式,可以起到“查漏补缺,正向激励”的作用。在传统的评价中教师往往简化了评价的作用,只是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主体,造成了评价的单一化。这种以学生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缺乏公平性且抹杀了学生的其它优点,不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将道德水平、卫生情况、集体意识、个人特长等多个方面融入到评价当中,并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等,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自我,从而促其进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相对于单一的学习能力评价,更能全面的评价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评价的公平性,从而全面的提升小学生的个人素质。

例如:教师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可以开展评价活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评,再开展小组评价活动,让学生在小组评价中对于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教师在听取学生之间评价过程后,结合自己对于学生的认识,从道德、卫生、学习、纪律多个角度评价学生,并抓住学生的优点,正向激励学生。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这样一名学生,这名学生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却与同学关系紧张,笔者发现在小组评价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对其评价多为“不友好”、“自以为是”等相关的评价话语。笔者仔细审视这名学生正是大家口中的“好学生”,但却在日常的生活中远离班级集体,从来不参加班级活动。为此笔者翻阅之前班主任的评价手册发现教师的评语多是“懂礼貌,爱学习,热心肠”,笔者意识到这名学生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笔者在于其家长的谈话中发现家长的语气总是带着自豪,再通过其他学生了解到这名学生的家长多次在其他家长夸赞这名学生,从而引学生孤立现象。笔者在与这名学生谈话的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想法,为此笔者告诉他“你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父母、同学别人怎么会了解你呢”,为此笔者多次开展小组活动,主动要求这名学生参与到其中,也让其他学生看到这名学生十分容易相处。

5结合活动,道德渗透

班级活动是团结班级,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方式。为此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树立感恩意识与集体观念,从而将班级管理与道德渗透有效结合。教师在带领班级参加集体活动时,应该秉承重在参与的理念。部分教师在举行班级集体活动时,会阻止活动能力不足的学生参加集体活动,这种行为会导致学生形成被班级抛弃的心理,不利于班级团结。

例如:当学校组织“六一”运动会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集体表演节目与体育项目。在训练学生集体表演环节时,教师可以动员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到活动当中。集体舞的训练更加注意个人动作与整体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学生在训练集体舞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集体意识与团结意识。在报名体育项目的活动时,教师要尽可能的动员学生们报名参加体育活动,从而感受体育竞赛中的竞争与合作精神。

6结语

教育是百年大计,德育是教育根本。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德育渗透,严格要求自身为学生做好道德表率,并通过民主法庭、道德实践、多元评价等多种方式帮助小学生明辨是非,提升个人道德水平,树立正确良好的班风。

参考文献

[1] 周百灵.基于德育的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研究[J].科学咨询,2018(41):79.

[2] 严俊.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8(30):188.

[3] 丁丽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中外交流,2018(04):245.

[4] 左春盛.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2):135.


编辑整理: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