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EAP与CLIL的协同效应分析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封面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出版: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729/F

国际刊号:ISSN 1003-6709

邮发代号:46-123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fzggzzs@163.com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论文鉴赏

EAP与CLIL的协同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9-12-15 阅读数:584

皮重阳 卢洁

摘 要 本文从学术英语(EAP)与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CLIL)的本质及相互关系入手,阐明两者如何相互促进并趋同一致,分析CLIL框架下的学术英语教学,为提高学术英语教学质量,推进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学术英语 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 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隨着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日趋重要。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外语课程目标重新定位——培养复合型创新外语人才。借助英语广泛涉猎本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动态信息,拓宽学术视野,进行学术交流是未来英语教学的趋势。

CLIL模式在内容、交际、认识和文化四个方面的多维目标回应了复合型创新外语人才培养的诉求,本文将对学术英语与CLIL模式的关系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语言本质、课目与语言内在联系的认识,从中探寻语言学习及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为外语教学及课程创新提供实践启示。

1学术英语(EAP)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与研究日渐兴起并迅速发展。根据学生专业学习需求及目的,ESP可以分为两大类:学术用途英语(EAP)和职业用途英语(EOP)。学术用途英语是广义英语教学中一个多面向型的分支,通常被定义为“学术语境下以帮助特定群体使用英语学习或从事研究为目标的语言研究和教学”(Hyland,2006),是以教授学术英语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语言教学模式,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马武林,2011)。

2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CLIL)

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以下简称CLIL)是指用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教授非语言类专业课程的一种教学理念(Dalton-Puffer, 2010)。CLIL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及多元语言政策的推动下兴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和教育政策。

CLIL是一个“双焦点”伞状术语,是兼顾课目内容和语言学习并且随情景改变的多样化模式的教学方法,既注重学科知识的获取又注重语言能力的提高,强调语言学习与具体学科内容的有机结合(Coyle,2010)。CLIL模式下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是不可分割和相互促进的整体。

CLIL课程模式通过4Cs系统框架(Coyle,2010),即内容、交际、认知和文化,将学科内容与语言进行融合。这一框架强调通过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认知过程的发展;通过有意义的交际情景的互动,实现语言的习得。这些方面构成了内容与语言学习融合的有机体,从语言、知识、思维和跨文化意识方面体现了CLIL模式的有效性。

在4Cs系统框架的指导下,CLIL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浸入式教学、双语教学、内容依托教学三种教学模式的经验,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渐成熟。Coyle(2010)肯定了这些模式在理念和实践上的共同点,植根于整体主义,强调了内容与语言的融合。

3英语课程教学体系连续体与CLIL模式连续体

Dudley-Evans & St John(1998)将专门用途英语看作一个由一般用途英语逐步发展、不断细化到专门用途英语的 “连续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CLIL也可以视作是不同课程模式发展的连续体(Greere &Raisane, 2008, p.6),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目标,将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置于这一连续体中。如图2所示。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两个连续体存在交叉点,英语课程教学体系连续体的第五档位“与特定学科相关的‘学术辅助课程”和CLIL模式连续体的第二档位(语言教师提供与学科相关的英语教学以促进专业课学习)是对应的,即CLIL可以视作是专门用途英语(包括学术英语)的演进。

4 CLIL与EAP的协同效应

CLIL与EAP的关系,需要进行系统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两者如何相互启发产生“协同效应”(Dalton-Puffer, 2007, p.297)。CLIL模式以交互式语言观为基础,强调语言学习与认知发展的相关性,以下理论催生并推进了CLIL模式的出现和发展。

Cummins(1984)将语言运用能力区分为基本的人际沟通技能和认知学术语言能力。前者指语言表层能力,满足日常人际交往的需求;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是语言深层能力,反映学习者非语境化中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学术英语是认知学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CLIL模式将语言教学作为其课程体系的“双焦点”之一,与内容教学相辅相成,仅仅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能技能在课堂情境下是不充分的。CLIL模式下认知学术语言能力的培养对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也有启发。

基于4Cs系统框架的交际部分,CLIL教学实践中,语言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语言的学习,学习的语言,通过学习生成的新语言,这三个步骤是层层递进、循环往复的。通过学习生成的新语言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CLIL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挑战,即学生在语言学习和认知过程出现新的语言形式。Gierlinger(2013)提出CLIL模式下教师需要掌握的语言包括通用语言、学术语言、课堂教学语言、领域专用语言。

通过对EAP和CLIL的阐释,不难发现两者都基于需求分析,与非语言类科目知识和技能相关,发展学生的学术能力和交际能力。学术语言及技能是以上各理论所涉及的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因此它也是CLIL教学模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学术英语作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其相对独立性,有着广泛的教学实践和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这也会促进CLIL模式的发展(Dalton-Puffer, 2011)。

5结语

CLIL模式与学术英语的理论及研究成果可以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教学实践中,CLIL模式下的EAP教学可以考虑英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的模式,各自发挥特长,共同构建课目内容与语言融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Coyle,D.&P.Hood&D.Marsh.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 Cummins,J.Bilingualism and special education: Issues in assessment and pedagogy[J].Cleved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1984.

[3] Dalton-Puffer, C.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From Practice to Principles[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1(31):182-204.

[4] Dudley-Evans, T.&M. J.St John.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5] Gierlinger,E.The languages for CLIL model[DB/OL].Retrieved from http://clilingmesoftly.wordpress.com/clil-teachers-tl-competence/,2013.

[6] Hyland,K.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M].London: Routledge, 2006.

[7] 呂良环.语言与内容相融合——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2001(08):8-13.

[8] 马武林.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内容设置探究(一)——学术英语[J].外语研究,2011(05):15-21.


编辑整理: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