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信息化创新纵览]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课堂学习环境构建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封面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出版: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729/F

国际刊号:ISSN 1003-6709

邮发代号:46-123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fzggzzs@163.com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论文鉴赏

[信息化创新纵览]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课堂学习环境构建


发布时间:2022/04/17 阅读数:453

摘要:本文从对传统课堂环境的物理空间调整入手尝试构建具身化的课堂学习环境,并对当前新技术支持下的具身课堂学习环境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未来具身化课堂学习环境的创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具身认知;学习环境;离身认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0)19-0103-03

认知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身体经验,而这种经验源于特定的身体构造和身体活动。身体并不仅仅是承载行为的工具,更是与环境进行交互的媒介。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主张认知、思维、情绪、判断、推理、知觉、态度等心智活动是基于身体和源于身体的,心理过程受到身体,包括身体的形态、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影响。[1]

具身课堂学习环境是基于具身认知理论而建立起来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强调身体的感知和参与的[2]、具有多种内嵌性的课堂学习环境。[3]那么,现有的传统课堂环境又该如何走出“离身”的困境呢?这就需要走进真实的课堂审视思考,寻求课堂环境具身化转向的可操作途径。

● 具身课堂学习环境的建構路径

1.改进教室布局,促进身体互动

构建具身化的课堂学习环境,首先可依据实际课堂环境情况寻求多样化的桌椅布局,即对黑板、讲台、学生桌椅位置进行重新排列,以寻求合适的身体自由度及舒适度,丰富师生的身体活动空间,如座位排列方式有小组型、圆型、U型、会议型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堂环境的空间大小、学生人数的多少来进行不同类型间的交叉组合,不必拘泥于一种或某种固定的排列形式。

要想让学生间的身体互动更加深入,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打破固化的空间,缩短人与人之间自由交往的距离。[4]因此,在对教室空间布局进行重新调整时,教师还可重新考虑学生个体与课桌椅之间的位置与距离。例如,在环形布局中,将课桌置于学生身后,为学生的自由身体活动提供最大化的空间。在开放的物理环境下,教师可在教室中自由地走动,深入学生中间,并能够与任何一位学生互动,而学生更能将身体从固定、狭小的空间中解放出来。桌椅位置、距离、布局的调节,只为尽可能解放师生的身体,构建师生、生生间的身体互动场所,促进互动主体间亲近人际关系的建立,便于教学中的情感交流。

2.利用技术支撑,创建具身学习环境

随着混合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课堂学习环境逐渐发展为融合实体环境与网络虚拟环境的混合现实环境。[5]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麦克阿瑟基金会和英特尔所资助开发,2010年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创立的多媒体情境艺术学习实验室SMALLab(Situated Multimedia Arts Learning Lab),是一个融视觉、听觉和身体动作感知为一体的混合现实的环境。其开发者秉持具身认知的设计理念,认为人的身体并非只是承载行为的工具,而是通过肢体动作与环境交互实现认知的活动主体。如上图所示,SMALLab是一个开放的物理空间,参与者可以自由地进出空间,而无需佩戴专用显示器或传感设备。与传统课堂学习环境不同的是屏幕显示设计,该互动空间并非将显示屏幕悬挂在四周,而是由顶部的投影机向底部的地砖投射影像,与学生头顶的投影仪投射的光线交织,学生通过肢体动作与虚拟物体对象互动,体验难以理解的知识原理。[6]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学生在SMALLab具身环境中的学习参与度提高近7倍、成绩提高86%、教师教学效率提高33%。目前,全球已有3000多家SMALLab实验室,分布在近70个区域。这些成功的案例都可为我国未来的具身课堂环境建设提供启示和参考。

3.课堂学习环境的室外拓展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儿童总是运用他们的感觉来把握和亲近世界。他们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亲自试一试。他们对于形状的敏感、色彩的敏感、声音的敏感、气味的敏感,超乎成人。即便目前我们教育的核心场地仍是课堂,但仍可以通过拓展室外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如操场、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让学生通过的身体与环境的交互,获得真正有意义的知识。

具身认知就是强调身体感知器官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身体的具身体验、情境交互和协作互动。无论是将学习的空间扩展至室外还是对传统课堂环境布局进行调整,或者利用技术重新建构课堂学习环境,目的都是解放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身体,寻求开放、舒适、自由和便于多种互动的空间。

● “具身”课堂学习环境构建的其他方向

课堂学习环境的重建并非易事,无论是传统课堂环境的调整还是基于技术的新建都面临着重重阻力。这些阻力既有来自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也有来自学校教学理念、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相对于身体自由,“离身”化的教学及管理更加方便、统一,易于操作及衡量。在这种固化的教学理念下,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引入昂贵先进的设备,如纳米黑板、3D可视化设备、交互大屏、智慧光源等。但这些巨资投入真的能够改变教学吗?已有研究团队做过相关的实证研究,课堂物理空间的装备对学生学业的提升、师生交流的深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却远远低于预期。[7][8]

总之,学习过程中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互相影响、彼此融合。无论有无技术支撑、空间怎样受限,只要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有“具身”的教学观念,一样能够在禁锢的环境下找到突破的出口。在“离身”的环境中,他们能够自发寻找调整的途径,主动尝试不同的课堂环境布局,建构舒适、自由、互动的具身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叶浩生.心智具身性:来自不同学科的证据[J].社会科学,2013(05):119.

[2]柴阳丽,陈向东.面向具身认知的课堂学习环境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9):71-77+101.

[3]王美倩,郑旭东.在场:工具中介支持的具身课堂学习环境现象学[J].开放教育研究,2016(01):60-65.

[4]Johnson Roger T.,Johnson David W..Active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J].教育心理学年报,2008:47.

[5]杨南昌,刘晓艳.具身学习设计:教学设计研究新取向[J].电化教育研究,2014(07):24-28.

[6]李敏娇,张怀南,汪颖.具身课堂学习环境SMALLab的架构分析及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1):100-106.

[7]王晓晨,黄荣怀,王梦舒,等.智慧课堂环境下的中小学课堂人际互动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12):111-116.

[8]李利,梁文洁,薛锋.智慧课堂环境中的课堂互动教学现状分析——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案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03):115-121.

作者简介:付维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博士,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教师教育;李艳,亳州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教师教育。

基金项目:2021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生存论视阈下全科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21-ZZJH-014);2017年度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一般项目“‘5+X中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7jyxm0596);亳州学院教研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以亳州学院为例”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7ybjy23);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小学全科师范生身份认同构建路径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20-JSJYYB-100。


编辑整理: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