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出版: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729/F
国际刊号:ISSN 1003-6709
邮发代号:46-123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fzggzzs@163.com
黄汉清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改革方案逐步推行,以电力行业当前的发展规划为指导,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升人才的知识、能力素养水平,确立立足岗位、面向社会的学习合作模式,实现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运行。
关键词 企业调研 供电 用电 技术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及行业体制的变革,供电的专业技术呈现全方位的转变,服务理念逐步提升,营销方向向更扩大化的模式发展,发展过程中同样出现一系列问题,人才培养与生产技能素质要求无法完全符合,因此需要对当前的教学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完成现代化背景下电力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
1电力企业调研项目
1.1电力企业调研内容
当前电力企业的调研内容包括对于企业电力人才的培养岗位的知识了解、电力企业关于用电技术专业体系的指导、教材内容建议、往届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及实践效果评价、学习实践的专业效果呈现、企业教研关系确立、电力企业专业技能需求等。
1.2就业单位及岗位的类型
当前通过对电力企业及相关部门的调研结果显示,就业单位呈现不同类型部门,包括供电企业、电力设计部门、电力建设部门、电力设备维修制造企业、电力用户等单元,就业岗位包括配电、配电线路设计、运行、施工、维护修理、电力负荷控制、配网自动化等。
1.3专业定位及发展方向
通过对企业及教师队伍的调研深入分析探索,对供用电技术定位分析比较,当前的电力企业的定位为电业局、县电力公司配电中心成员、电力企业调研,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进行多方位发展目标的界定,从而实现对于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等基本能力的培养,形成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才的培育。
1.4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教师的实践能力及专业素养的培养形成专业的教师团队结构的形成,完善师资力量。(1)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任教的教师中选择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重点培养,同时将其向相关企业安排实践,组织院校之间的交流活动,把握专业人才的发展方向及培育实践,确保能够培养出具有专业素养扎实理论基础的教研队伍,同时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及组织能力,可以发挥领导带头作用。(2)从企业中派遣优秀的教师人才进行离岗学习,在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派出教师进行挂职锻炼,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升实践教学的能力。同时提供企业技术咨询服务及横向教研服务,促进企业学校的优势互动的实现,完成产学的一体化发展,通过双向的教师培养计划的制定,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及技能的训练,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的师资教师资格考试,让教师在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3)培养兼职教师队伍,通过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组合,形成良性教师团队发展模式,开展双向学习交流活动,分享专业知识内容,提升教学的技能及技巧,让学生在专业的生产实践基础上,完成顶岗实习培训,发挥教师的专业建设指导作用,促进课程的开发目标实现。
2供用电技术专业改革措施
2.1初步理论及实践的改革
以职业要求的理论及实践的培养目标为基础,设定各种能力培养课程,在课程中加入对于职业岗位相关规范内容要求,将职内容作为课程内容中心,文化的基础内容包括应用性的理论知识、专业性的教学内容,通过对于职业能力的拓展,发展各项课程的一体化教学,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完成素质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时,对学生的各项专业能力进行培养,包括学生的电能表的接线检查能力、错接线的查找、低压排故障能力、配网的自动化调配能力等,通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完成各项实践设计操作,促进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的提升。
2.2一体化教学建设
在进行教师的一体化建设能力培养时,根据任课教师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的编写,完成教学的一体化建设,进行试验项目的负责,完成技能的指导训练,根据大纲、教材、备课等内容进行一体化的指导训练,在进行教室的一体化建设时,注意对于理论及实训能力的培养,形成良性的教学模式循环,教学的教材中包含教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及实践内容等指导,通过对于技能的专业训练及考核,形成专业的培训指导方案,完成工程配电线路的设计及检修目标,符合课程及教学大纲的要求。
3结语
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将教、学、做模式下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促进改革的深入化发展,建设多种模式统筹融合的教室形式,将理论知识及实践教学知识同步融合,在同一教学环境中融合,保证良好的教学形式下的最佳教学效果呈现,将实验指导作为实验任务改革的基础,完成各项实验任务的驱动进行,项目目标为导向发展实验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及场地,通过开放形式的教学基地及实训基地,完成现场的理论及实践教学,提升人才的知识、能力素养水平,实现综合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完成。
参考文献
[1] 王锐凤.基于企业调研的供用电技术专业改革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06):173-174.
[2] 楊飞虎.高职继电保护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J].内江科技,2016,37(11):137+139.
[3] 汪明添.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科技展望,2017,27(25):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