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作文教学,我们该走向何方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封面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出版: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729/F

国际刊号:ISSN 1003-6709

邮发代号:46-123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fzggzzs@163.com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论文鉴赏

作文教学,我们该走向何方


发布时间:2020-02-19 阅读数:485

郑玉萍

摘 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软肋,长期存在着不作为、盲目、随意、低效等问题。为改变这一教学现状,近几年,县教研室几乎每年都开展一次以作文教学研讨为主题的全县教研活动,为作文教学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但从每年的交流研讨课上,可以看到,我们的探索也大多只是停留在作文技法指导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走进作文教学的本质,因为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而我们由于过分强调作文技法的学习而忽视作文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一表达和交流的功能,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假话空话套话连篇,就违背了作文是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需要的这一初衷,让作文走向了模式化套路化僵硬化,功利性、应试性痕迹和弊端很明显,不仅作文教学了无趣味,而且也极大挫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该改如何走出这浓雾弥漫的应试困境,似乎缭绕的烟雾遮蔽了我们眺望远方的视线。

今天听了江阴语文专家徐杰老师对芦草沟王燕老师的作文课点评之后,有拨云见日的明朗之感。王燕老师在这堂课中给八年级学生讲了四种考场作文的技法,将我们现在作文的教学课堂形态完全呈现了出来:重技法,轻训练;选点多,太贪心;有结果,无过程;缺少文体定位,人为拔高目标;技法学习无抓手,读写分家相脱离。徐老师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些问题并谈了自己对作文教学的一些精辟的见解!其中有三点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

第一,作文教学,老师要把握好可教和不可教的内容。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生作文立意正确,选材集中,重点突出是可教的,但立意的深刻和新颖是不可教的。作文立意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读书积淀、人生体验等有关,要求初中生作文立意要深刻高远,这不是初中阶段作文训练所能达到的高度,这样要求学生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作文新颖,也没有固定的标准,是结构选材立意还是构思等都难以定论,对初中生有难度。针对以上问题,徐老师提出可教的内容无非就是教学生将生活的内容反映在作文里,以生活作为写作素材,生活如此,作文就应如此!这样写作教学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易于动笔,有话可说,乐于表达。语言的丰富生动,徐老师认为这是是初中生作文“新”的目标追求之一。接着徐老师举了个选材非常普通的作文例子——妈妈送伞。送伞选材很生活很常见很接地气,那我们就写出不常见的地方来!首先,让送伞这件事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如果设定在雨中出现妈妈送伞的身影,是不是就埋下了感人的因子呢!此时写几句雨急雨大雨冷的景物描写,环境和气氛是不是就得到了渲染!其次再穿插些细节描写——妈妈怕我饿坏了,怀里揣着捂得热热的两个鸡蛋,用妈妈的细心用心继续为感动我蓄势。假如妈妈就这样接上了我,事件还是平淡了,没有起伏,不能打动读者,那就给妈妈增加接我的难度——妈妈感冒了。然而还不够,看到站在风雨中眼前的妈妈,仔细想一想,以前妈妈来接过我吗?再通过相似情景的回忆来丰富事件的情节。20年之后,我会不会在这样的雨天来接我的孩子呢?进行主题升华。这样的作文选材很平凡很常见,但就是用这样普通的素材,写出了变化,写出了波折,写出了新意。

在听徐老师举的这个例子时,我突然发现徐老师的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孩子将平淡的生活怎样情趣化审美化艺术化,老师的引导水到渠成,点拨自然流畅!而不是我们的教学中一味地将作文技法硬生生地灌输给学生,没有情感的激发,没有生活情感体验的唤醒,没有联想和想象,作文教学是冷冰冰的空洞的机械的模式化,没有乐趣可言,学生怎会喜欢作文课,喜欢写作呢。

第二,任何技法的的讲授学习,要有支撑点。

比如立意,单纯给一个题目就来大谈特谈如何立意,这是缺少立意的支架。所以老师应将精选的相应材料用足。《眼光》为题,就要引领学生去思考材料给予的各种角度的眼光:别人看自己的眼光,自己看别人的眼光,自己看自己的眼光。这样读析引领,学生的思维既得到了训练,又能够在多种立意中选择适合自己角度的立意来写,写起来就可能得心应手些。

第三,作文课,要先作,后文,就是要以写为主,而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呈现出越写越好的生成状态。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对老师的要求就相当高。老师的指导水平如果只停留在纸上谈兵上,那么我们的指导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或者说我们老师就根本是无所适从,难以指导!试想一个不常写作或不写作的人,拿什么给学生指导呢,仅靠一些所謂的技法去指导学生吗,那不是生搬硬套强灌给学生吗,效果能有多少呢,看看学生的作文,答案就显而易见不言而喻了。

在我平时的课堂里,你很难看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作文训练越写越好的状态,大多是讲一讲,说一说,再练一练,一堂课就结束了,课堂没有螺旋式上升梯度的呈现。记得三年前在乌市听了一堂也是江苏专家陈志明老师的作文课,这堂课鲜明的特点就是老师由落叶设置情景,引发话题,让学生进行创作,随着老师对落叶故事的不断推进,学生一次又一次的当场创作,对故事情节的不断猜想补充完善,整个课堂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学生一次比一次写的好,创作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这样原生态的作文教学,指导得法,点拨到位,训练深入,课堂高效,写作技法指导看似无痕却又痕,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反观自己的作文教学,随意性太强,胸中无丘壑,无长远目标,无阶段方向,只是想当然的做所谓的作文教学指导,结果呢,自然是收效甚微,学生在大量无序无目的练笔下苦不堪言不说,还严重伤害了他们对读书写作的感情!现在心里满满是为师者的愧疚啊。

向写作深处漫溯,也许作文教学就是那诗意和远方,是我们精神明亮的地方,是那生命里的花红柳绿,人间四月天。


编辑整理: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