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出版: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729/F
国际刊号:ISSN 1003-6709
邮发代号:46-123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fzggzzs@163.com
又到了研究生新生快要入学的季节了,研究生们在科研上有着种种困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学术积累模式才是适合青年人快速成长的模式呢?
“如果说我能够看的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这是牛顿说过的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抛开它的谦虚意味不谈,它的引申含义无非是说: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就需要利用好身边那些助推成功的平台。问题是那些起到助推作用的“巨人肩膀”或“平台”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们又在哪里?下面三条原则应该是有共性的问题。
第一条原则,现有的平台就是你所能拥有的巨人肩膀。
经常听到有学生抱怨学校、专业或老师的不如意,其实,这是一种非常负面的情绪,一旦被这种情绪笼罩,就再也看不到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机会。哲学家斯宾诺莎曾说:不要笑,不要哭,要理解。这句话实在是人生的至理名言,任何一个肩膀都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可见的支点。我们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抱怨,无非是对于未来过于理想化的预期与现实的差距带来的。这是人性中一种不想付出太多努力,而又想获得超额收益的偷懒想法受挫后的情绪反应而已。其常见的理想化起点条件包括如下几个指标:好的学校+好的专业+好的导师+大量的机会,只要有一些指标没有达到心理预期,就有了抱怨的理由。
其实,真实的学术生涯哪有这么多如意的起点?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呈现出最积极的自己,再加上现有的条件开始工作,这才是真实生活的常态。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平台是最好的?是不是平台越高大尚越好,其实真不见得,暂且不论获得这些条件的稀缺性,即使名校和名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见得各个都是人才,反之,也不见得都不是人才。科学史上的诸多案例可以证明这样的道理:最适合自己的平台才是最好的。否则,再高大尚的平台也无助于成功,毕竟人家的成功并不代表你的成功,而且如果你与巨人肩膀的要求严重不匹配,估计很可能造成双方的失望,这个后果很严重:被高级平台承认固然可以大大加分,但是不要忘了,一旦被高级平台否定,那也会严重挫伤自信心。因此,没有最好的平台,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平台。毕竟,是金子总能发光的。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利用现有的平台,并调整自己前进节奏,反而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渐进发展总是最稳妥的进步路径。
第二条原则,成功更多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
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一种缓慢积累的结果,那些寄希望于一夜成名者,无异于把过程简化为一种突发事件模式,即便有也是极其稀少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业发展的渐进之路与突变之路的区别。对于刚刚踏入学术领域的研究生来说,哪一种模式更适合自己呢?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那些成功科学家的故事,为了凸显事件的震撼力或者阅读效果,大多把科学家的成功凝缩为一种灵光闪现,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我们以前做过统计研究发现,科学家发表重要成果的平均年龄是38岁(牛顿是45岁),这也间接证明了缓慢积累是科技发展的常态。没有人否认天才的存在(爱因斯坦1905年发表划时代成果的年龄是26岁),但是,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还是采取脚踏实地的渐进做法比较稳妥,这也是中国学生最熟悉的从量变到质变的最好明证。
不能轻易指望通过一个偶然发现就彻底颠覆整个科学界,要知道科学界是非常保守的(这是一种优点,捍卫了知识的继承性)。试想,如果戴维森不采取这种策略会怎样?如果他一味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可能会没有老师愿意带他,也极有可能无法顺利毕业,如果那样的话,又怎么会有后来的著名情绪研究专家呢?科学史上,那种欲速则不达的案例很多。
第三条原则,利用长尾效应,从小处做起,尽早确立核心竞争力。
科技界是一个分工比较深入而又高度竞争的社会,这就意味着它的既有生存空间与资源分配格局早已经确定,任何后起之秀只能通过自身的学术资本积累,借助于新陈代谢的法则,实现科学界的社会分层。个体在其中参与社会分层的基础在于其所拥有的学术资本存量。
现在的很多评价体系过于看重外源性学术资本,这多少有些偷懒与无能的嫌疑,因为,这些外源性学术资本与个体的结合度并不是一个可以有效测度的过程,简单地照单全收,反而容易造成泡沫学术资本的泛滥。其实,真正让一个人获得学术界承认的是其内源性学术资本的构成,即你个人的禀赋与能力,以及你真正做出了什么成果。
那么基于上述分析,任何理性的人都会合理利用他的外源性学术资本,同时最大限度上增加其内源性学术资本在整个资本构成中的比例。反之,过度依赖外源性学术资本则会被当成学术花瓶。因此,内源性学术资本才是一个人进入科学界分层游戏的快车道。道理很简单,但如何操作呢?
既然内源性学术资本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具有头等重要作用,那么问题就转变为学术成果发表战略的布局选择上。这里有常见的三种战略布局:
第一种,高端路线。比如把成果发在最顶级的杂志上等,这种战略,风险大收益高,成功概率低;
第二种,中端路线,难度与收益适中,这也是目前学界学者们的常规做法;
第三种,低端路线,这个模式经常被污名化。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原有的认知偏见会被迅速打破。大部分研究生作为刚踏入科研领域的新手,从这里入手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之所以做出这个判断,是基于如下考虑。互联网时代,信息搜索能力大幅提升,这就意味着好的成果最大限度上不会被遗漏,孟德尔悲剧出现的可能性在互联网时代大幅降低。由于发表难度相对高端路线比较低,这就意味着,你可以比较快的取得优先权。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早已证明:优先权是获得承认的基础。因此,这种模式对于年轻科技工作者取得优先权是比较有利的,否则很可能丧失优先权。
从收益角度来看,成果发在非著名刊物上是否一定吃会亏?就目前的评价体系而言,肯定吃亏,但是对于学术资本积累与优先权的争夺来说,从长期来看结果未必吃亏。按照经济学家克里斯.安德森的说法:需求曲线的头部历来是竞争的重点,而被忽略的需求曲线的尾部同样暗含商机。目前商业领域中已开始关注需求曲线的尾部,这就是长尾效应。回到学术界,同样的道理,没有人不想发著名刊物、获得高级的承认,但是那里竞争激烈,影响因素众多,而且耽误时间(可能丧失优先权),相反,那些不知名刊物,给你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平台,虽然相较于名刊来说收益小,但是,其机会很多,从长远来看这里正是长尾效应发挥作用的地方。随着积累的增加,逐渐被认可,被名刊接受的机会也在增加。屠呦呦关于青蒿素的成果就是发在国内刊物上,而不是外刊,结果抢到了优先权,从而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尾效应对于刚刚开始职业生涯的年轻人而言是一种有益的补偿。
要实现长尾效应,还需要做的一个准备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在一个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的时代。培养核心竞争力,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与产出方向;其次,作为知识的产出端,你要明确你的潜在客户群体是谁?他们有哪些要求,我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在这样的思考链条下,你会清醒意识到自己的研究是产品导向型的还是消费者导向型的,你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在这种双向调整中被塑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