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出版: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729/F
国际刊号:ISSN 1003-6709
邮发代号:46-123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fzggzzs@163.com
摘 要:大学的核心命题是人才培养,关键环节是立德树人,德高身正的大学教师十分关键。当前,在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过程中,立德强教既是大学教师职业属性的重要内涵,也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维,需要在推进“四个回归”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强化道德标准的首位作用,让立德强教成为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教师;师德师风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南开大学时指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同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重要论述充分凸显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的高度重视。而高等教育位于教育“金字塔”的最顶端,其发展质量与水平客观上也反映出一个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并影响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潜力。高等教育领域也同样需要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地高度重视师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不偏离、不偏差。因此,重视大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立德强教是大学教师职业属性的题中之义
从大学教师的职业定位与属性来看,可以包含专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三个层次。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我们可以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职业理想三个维度去理解。
1.专业性是大学教师立德树人的基本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大学教师是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其作为“师者”的专业性。一方面,大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具有专业性。大学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需要依托其业已内化的专业知识,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载体,将知识外化与显化,进而实现文化知识传播的专业性,实现人才培养的专业目标。另一方面,知识习得的过程具有专业性。知识的习得是师生双方的良性互动过程,其中既包括了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专业性,也涵盖了学生学习内容与方式的专业性。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发挥,可以将“育才”与“育德”有机融合,这也是当前高校教师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重要问题。可见,专业性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是其立德树人的基本属性。
2.社会性是大学教师立德树人的公共属性
近年来,随着一些高校师生“知者失德”现象的出现,大学师生道德品质的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其立德树人的社会性也愈发凸显。一方面,作为高深学问传授者的大学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层面专业素养的提升,更要践行“四个统一”,坚定以德强教的育人与自育理念,特别是要深刻认识到大学教师职业功能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种基于知识传递的社会交往过程;同时,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既是其专业追求与职业理想,也来源并满足于社会需要,是一种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同构”的社会行为。所以,社会性是大学教师在职业发展和专业实践中,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一种公共属性。
3.人民性是大学教师立德树人的时代属性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中国成立后,尊师重教也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赋予了教师职业“人民”的前缀,强调了教师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职业属性。首先,教师职业群体来源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担负着党、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特别是高等教育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这一角色定位,更是要求大学教师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主义方向,满足并回应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切。其次,在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大学教师是最善于萃取其中精华、“滴灌”大学生思想心灵的职业群体。大学的环境是开放包容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有思想文化层面的“杂质”渗入其中。大学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文化层面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群体明辨是非、健康成长。最后,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的“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大学教师群体理性看待自身存在的不足,注重自身专业发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与道德品质,以实际行动彰显大学教师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人民性。
立德强教是新时代大学师德师风建设的应然向度
立德强教不仅是大学教师职业的道德标准,更是新时代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应然向度。从现代大学的四维功能来看,新时代大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内涵呈现在三个层面,即“知者”之德、“育者”之德和“研者”之德。
1.“知者”之德
欲立德树人,必先以德立身。一方面,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群体的代表,大学教师立德从教的基础是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需要同时具备知识分子之德,在不断强化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提升;因为缺失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教育行为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偏离,也会让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甚至异化,所以唯有以德立身,才能以德立学。另一方面,大学传授的知识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但知识本身具有两面性,一旦有知者劣德,其社会危害往往也更大,正如古语云,“无才,寡用;无德,多害;富才缺德,灾难;富才厚德,大幸。”可见,德性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能否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向而行和正向“同构”,也决定着受教育者获得的知识能力能否正向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
2.“育者”之德
教育的本质就是用一颗心去唤醒另一颗心。[1]教师职业的本位是立德树人,大学教师亦是如此,即便是在履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大学职能时,也与人才培养这个中心环节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高校教师群体中,“育者”之德可以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大学教师发自内心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立志从教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唯有秉持这样的理想信念,才能“明道、信道、传道”;二是怀有矢志不渝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遵守学术研究道德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具备给学生“一碗水”而储备“一池水”的教育爱心与恒心;三是立志于构建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教育共同体,大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业已成年的青年群体,他们处于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求知阶段,渴望与师长和同学在相互尊重、团结合作中汲取知识养分,实现成才与成人的协同发展。大学教师唯有以德从教,才能育德育才,彰显“育者”之德。
3.“研者”之德
《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强调,“高校教师要遵守学术规范。严谨治学,力戒浮躁,潜心问道,勇于探索,坚守学术良知,反对学术不端;不得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或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一些违反师德师风的案例时常被社会舆论推上风口浪尖,在社会上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影响了大学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所以,在具体实践中,要积极主动引导大学教师群体将刚性的《准则》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严格遵守“研者”之德。一方面,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倡导学术自由,牢牢守住政治底线与红线,自觉纠偏部分打着“学术自由”幌子突破政治底线的失范行为;另一方面,遵循学术规范和规律的基本准则,在科学研究中潜心问道、追求真知和真理,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研究榜样,体现“研者”之德。
立德强教是回归大学教师教书育人本位的应有之维
2018年6月,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教育教学是大学教师的本分,以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德树人理应成为大学教师的初心和梦想,做到以知立德、以教明德和以育传德。
1.以知立德
宽厚的知识水平是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不可或缺的根本基础。对于高等教育领域的立德树人而言,就是要倡导大学教师以知立德。首先,在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并强化师德教育,引导大学教师群体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其次,在大学教师专业领域培训教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师德师风教育形式,充分依托高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将理想信念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成果、新论断、新思路与专业领域的教育培训协同联动,不断强化大学教师教育培训的知识性、思想性和先进性。最后,引导大学教师群体严格遵守《准则》,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在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优化知识结构的同时,将知识传授与思想引领“会通”,塑造“明德、崇德、美德”的新时代大学教师形象。
2.以育传德
一直以来,教育和教师与道德品质相生相伴,成为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师者”率先垂范的道德标准一直都作为教师独特的职业特质与社会属性。[2]对于大学教师而言,立德树人的过程也是其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和以德施教的动态过程,道德品质与知识传授同时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一方面,大学生价值观念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在大学阶段,大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物理空间相对接近、精神世界互动频繁。大学教育的“向师性”较其他层次教育更为明显,大学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引领作用也逐渐凸显,育才与育德共轨的“黄金期”机不可失。另一方面,现代大学教育理念改革的“四个回归”呼唤大学教师走出单一的知识灌输误区,尽快实现从“上好课”到“育好人”的转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和“引路人”的标准,做“四有”好老师,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良性互动,构筑出“适合”的教育和“有温度”的教育氛围。
3.以研强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大学教师作为高校科学研究的核心力量,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并彰显道德因素的首要地位和评价标准,以研强德、以德促研,切实体现大学科学研究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一方面,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要在遵循基本科研规律和学术道德的前提下,将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统一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上来;另一方面,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要善于走出“五唯”的科研评价环境,更多地关注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大学教师的科研过程既是其展示专业能力、彰显个体价值的过程,更是发挥专业特长、依托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体现社会价值的过程。所以,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既要在科学研究中实现专业水平与能力的提升,更要重视科学研究的团队效应和教育功能,从而实现大学教师科学研究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构”。(作者:鲁烨,单位:扬州大学高教研究中心、江苏省民办教育研究中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5BKS12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戚如强.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基本遵循[N].中国教育报,2018-09-06(5).
[2]鲁烨.教师专业发展须重视师德师风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5-03(4).
《北京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