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出版: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729/F
国际刊号:ISSN 1003-6709
邮发代号:46-123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fzggzzs@163.com
18年前,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出版了。这成为新教育实验诞生的标志。18年来,朱永新和他的团队,将问题导向与使命导向结合在一起,把教育理想扎根在中国大地,扎根在校园,新教育实验不断开掘、不断发展,逐步完善了新教育的育人范式。与此同时,朱永新以他的实践哲学与美学方式,影响着学校,影响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彰显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作为以理想主义和田野行动为主要特征的新教育实验,在高举理想主义的大旗、唤醒教师的生命激情和教育梦想的同时,特别强调田野意识与行动精神。而这样的田野意识、行动精神,是有“田野设计”与行动框架支撑的:有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构筑理想课堂、研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家校合作共育等十大行动,以及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等,还分别就艺术教育、科学教育、生命教育等做专题研究。
新教育实验以专题的方式作为行动的主题,一个个专题即一个个行动;专题与专题、行动与行动之间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与推动,形成行动链条,让计划逐个落实。这一行动链中有几个重点,形成了突破点,演绎为生长点,进而成为行动的动力源,推动了新教育的深入发展,成为影响素质教育的几个关键因子。
关键因子之一:营造书香校园
新教育创生了“书香校园”概念,倡导“营造书香校园”。新教育的阅读理念、推进机制、营造方式以及研究、实验的品质,不仅在实验地区和学校得以落实、体现,而且产生了辐射作用,影响了一大批学校。
朱永新有着自己独特的阅读理念。“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他的这两句话已成为当下中国阅读活动的核心概念和主流话语,让阅读站到了个人精神成长以及民族精神培育的战略高度。至于社会,朱永新将城市的精神、气质和品格与阅读联系起来,确定了“人人溢书香”“处处有书香”“时时闻书香”“好书飘书香”四个书香社会的标志,他认为,书店应该成为一个城市的风景线,图书馆应该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客厅。新教育的阅读方案影响了城市的气质和文化品位。至于学校,朱永新认为:“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他认为,当教师自身拥有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时候,教育就不用发愁了,因为我们拥有了一双飞翔的翅膀。的确是这样,阅读本身就是教育,既是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更是教育的根基和境界。从国家到城市到学校,新教育建构了阅读理念体系,改变了一个陈旧的观念和行为偏差:素质教育就是唱唱跳跳;告诉人们:素质教育需要唱唱跳跳,也需要读读写写,而且读读写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新教育推进机制和营造书香校园的方式极有创意,逐步建构了自己的方法论。阅读推进的策略主要是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显然,只有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阅读才会成为一种习惯。亲子共读,让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同的阅读、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愿景,点燃了共同的生活和生命。这种具有哲学、美学深度的阅读推进方式与机制让阅读成了一种享受。
关键因子之二:缔造完美教室
朱永新有个比喻:“教室就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生动而深刻的比喻,不仅道明课程的价值意义,而且阐明教室的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使命与责任。无论是课程还是教学,无论是理念还是具体要求,都发生在教室里。扁担,是种工具,也是一个支点。工具与支点都可以撬动,但工具撬动的是教学改革,而支点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在一个偌大的教育改革系统中,新教育实验把缔造完美教室当作关键因子,既是对现实状况的反思与判断,也是理论上的深思与选择。
新教育实验的教师这样诠释教室:“教室是我们的愿景,是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是决定每一个生命故事是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是我们共同穿越的所有课程的综合,它包含了我们论及教育时所能想到的一切,我们就是要守住一间教室,让生命在教室里开花。”素质教育应该发生在课外,也应该发生在教室,如果教室里没有真正发生素质教育,那么课外的素质教育也不可能真正发生。教室的完美,其实是教育的完美。
新教育力图解决“挑扁担的人”,即教师与学生的问题。教师与学生都是“挑扁担的人”,其中最为关键的仍然是教师。对于挑扁担的教师,新教育将核心置于创造性的认可与开发上。于是在教室里,诞生了新教育的独特语言密码:“毛虫与蝴蝶”“犟龟”“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当教师的创造性被激发出来的时候,“扁担”才会被挑起来。学生是不是挑扁担的人,确实是个问题,但新教育正在破解它。破解的关键词是:决定一间教室的,不是教室的好坏,而是谁站在教室里。教师要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守住属于每一个孩子的日子。教师挑起扁担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挑起扁担,学生挑起了扁担,挑起了教室,便挑起了世界和未来。
关键因子之三:建设新父母学校
“教育,从家庭开始”,这是新教育的主张。朱永新认为:所有人的人生远航,都是从家庭港湾开始的,家庭是真正的人诞生的摇篮。可现实状况是,“家庭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父母是容易犯错的人”“阅读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事情”。如果囿于学校,而不改变家庭,教育最终也不能成功。新教育有足够的勇气,有开阔的视野,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此新教育做了整体设计,并全面实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合育,都在设计中有了安排,都有长足的进展和突破。值得关注的是,新教育将这些思考与安排,聚焦于一种教育形态:新父母学校。
朱永新不赞成用“家长”概念,而代之以“父母”,首先,让父母站在教育的角度,在概念上实现平等。在这一前提下,新教育的新父母学校有许多创新。比如,责任的明晰。“养不教,父之过”,不能将父母育子、教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不应存在家庭与学校所谓的“责任转移”,家校合育在责任上虽有分割,却应当共同担责。又如,确立共同成长理念。新教育认为,“只有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才是真正的父母”,才是“新父母”,而不是“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一起成长,进一步从理念上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从教育者转向成长者,在共同成长中诞生新父母、新家庭教育、新教育。再如,寻找教育的密码。“童年时代,一天犹如一年……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才不会把您当成一个偶然闯进他们童话世界的人。”朱永新转引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期望父母成为这个掌握密码钥匙的人。最后,赠送孩子们最幸福的礼物。这礼物就是那些最伟大、最美好的图书,用图书滋养孩子的心灵,也滋养父母的人性与人格。
不只是以上三个关键因子,新教育的一系列关键因子和系列行动,让教育的理想主义扎扎实实地落在大地上,让素质教育在整体推进中有突破,在突破中整体向前,行程中一直闪耀着素质教育之光。
(作者系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中国教育报》2018年09月12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