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出版: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729/F
国际刊号:ISSN 1003-6709
邮发代号:46-123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fzggzzs@163.com
前不久,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对2017—2018学年所得学分未达到学业要求的32名学生,作学籍预警处理,其中30名学生被“降级”,编入下一年级;两名学生作退学处理。这是该校近年来针对在校生学业问题开出的最大“罚单”。
类似“罚单”在不少高校开出,很多高校“铁腕”整治学风。前不久,湖南环境生物职业学院决定,对2017—2018学年经补考后学业成绩未达到要求的22名学生予以一次性退学,另外40名学生予以留级处理;由于学分不达标被亮红黄牌,华中科技大学18名学生从本科转为了专科;2018年云南大学有220名毕业生因为学分未修满等原因无法按时毕业,还有6名学生被要求退学……
进入2018年,教育部对于高校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力度空前。
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是向全国、全世界发布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6月21日,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10月1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文件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
记者在多所高校采访发现,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很多高校在加强学风建设的同时,纷纷在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大力提倡教授上讲台、加强本科基础课教学、把教学工作质量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重要标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持续发力。
改革:聚焦课堂优化课程
在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很多上过周纯杰教授课的学生都觉得上他的课“很苦很累”“不好过”。
为提高课堂质量,周纯杰会提供20个选题,让学生在课下自己调研、查资料、做设计,工作量远不止课上的45分钟;为防止学生抄袭,周纯杰每年会将上一年的50%选题予以淘汰,补充新选题;为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平台,他把两周的课程设计延至8—10周,全程安排9名教师和9名助教按照值日表在课下辅导。
谈及为何这样严,周纯杰坚定地说:“课堂中的磨砺,是我能给学生最大的财富。”
“为本科生讲授一门完整课程,且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进入本单位前50%”,这是华中科大教师职务评定的一个必要条件。该校还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鼓励“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担任课程责任教授或加入课程教学团队。截至目前,全校依托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建有近200个课程责任教授团队。
课堂是教学主阵地,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课堂改革是重要抓手。
南京大学的“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在高等教育界颇有“名气”,该校正在深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改革。日前,该校正式出台《关于加强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思政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验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五类重点课程,启动新一轮重点课程改造提升计划。
根据该计划,南大正着力推进“十百千”优质课程项目,其中包括十门量级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示范性精品课程、百门量级具有国内重要影响的精品教改新型课程和精品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千门量级体现南京大学先进教学水平的学科专业特色课程。“十三五”期间,南大将逐步使各类优质课程覆盖全校所有院系和专业,使全体本科生受益。
在部分专家看来,怎样提升高校课堂的教学质量不仅是教师关心的问题,同样也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反映之一。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就认为,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只有课堂进行了革命,教育才能真正革新。
因此,很多高校开始越来越注重抓好课堂教学质量这一学生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这条高校发展的生命线,以课堂教学革命为突破口,奋力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实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2018年3月,该校以“新时代‘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全校的教育思想大讨论,目前,已组织召开了1场动员大会,15场专家辅导报告以及62场座谈会、专题研讨会。
“学校强调每一门课程都要注重根植理想信念,凸显家国情怀,突出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学校党委书记郑永安表示,通过“思想大讨论”,南航凝聚了共识。
目前,在南航,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得到全面强化。教务处处长孔垂谦介绍说,一年多来学校建设了以“物理与艺术”“航天、人文与艺术”等精品课程为代表的“科技—艺术—文化”系列、“大国重器”与工程素养系列通识课程群,开设了以“航空航天概论”“航空航天材料导论”等特色课程为代表的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
“我们还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砺品行、坚定信念、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孔垂谦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构建了面向全体本科生、四年全覆盖、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群星计划”培养体系,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和欢迎。
探索:回归人才培养本位
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还不够巩固,一些学校领导精力、教师精力、学生精力、资源投入仍不到位,教育理念仍相对滞后,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导向仍不够聚焦……一段时期以来,一些高校存在类似问题。
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时代高教40条”等文件以“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提出实用管用的改革思路和具体举措。要求高校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振兴本科教育,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在实践中,很多高校正在探路。
七八个学生围圆桌而坐,教师则走下讲台不时与学生互动交流,原本单向传输知识的课堂变得热闹,师生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是四川大学“探究式—小班化”课堂的一个场景。
“探究式—小班化”课堂,即把学生编成25个人左右的小班,开展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激发想象力、培养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据川大教务处负责人介绍,为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自2010年起,新生进校就按25人编班,“大学英语”率先按照小班组织教学。目前,川大“探究式—小班化”课程9024门次,占到课程总量的70.5%。
学业考核是学生学习方式的牵引,针对应试教育造成大学生普遍以获取考试成绩作为主要学习目的现状,川大通过“全过程学业评价—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从两个方面着力改变:一是督促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不能“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应付期末考试;二是改变单一标准化考试所导致的死记硬背式学习,让学生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获得高阶认知能力。
如今,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宿舍、走廊、花园……处处都是学生交流互动、学习探讨的身影,“小班化”课堂改革已经从一项制度设计,走进广大师生心中,成为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西南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教师李君对近年来学校的本科教育改革感触颇深。
2015年,李君在学校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修班上,听到学校支持和鼓励不同专业教师跨学科组合授课,感觉有趣,就和计算机、材料、设计等专业10名教师,开了一门“从代码到实物——造你所想”的跨学科课程,指导学生使用专业设备制造出自己想做的物品,从而了解虚拟空间与物质世界的关系。
2014年,西南交大根据学生学习需要,打破学科边界,打造“混合课堂”。除了鼓励不同专业教师组团开设跨学科课程外,也鼓励专家教授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开发新生通识课程和优质示范课程。目前,西南交大已经开发了100多门“混合课堂”课程。
“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我不停地去回顾、整理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李君说,随着经验的累积,课会越上越好,也越上越有兴趣。
探索实施具有学校特色的完全学分制,是西北大学改进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2018年7月,该校宣布:扩大学生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的自由度,让学校实际教学资源与学生选择自由度相匹配。配合完全学分制改革,西北大学重新修订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了与完全学分制相关的24项教学管理制度修订制定工作,并制定了全新的“学分制下选课”规则。
“完全学分制在现有生源结构和质量基础上,能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方式,充分释放学生自身的潜能,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同时,能够最大限度激发院系的动力和活力,实现人才培养‘精准化’,解决人才培养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说,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将极大地撬动和改善学年学分制下,教师教学热情投入不足、学生学习精力投入不足、教学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
“大学自身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高考录取率大幅提升,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型到了大众教育。”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张绍东认为,大学面向未来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过程具有延时性,基于此,武汉大学提出并实践了面向新时代的本科教育改革,目的是促使大学回归人才培养的本位。
在张绍东看来,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学校从管理到服务都要坚持学生利益、注重学生参与、推动学生发展,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要处理好学生“成人”与“成才”的关系,用通识教育进一步加强“成人”教育。
创新:激活师生同频共振
近年来,南京工业大学实行创新创业教育“双主体模式”。南京工业大学教学事务部部长董军告诉记者:“‘双主体’——实际上就是骨干教师和学生作为共同的创新创业主体,在政府和高校、社会和企业共同作用下,释放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项目和吸纳学生参与骨干教师科研创新项目。”
在这个模式下,骨干教师不再仅仅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而是与学生一样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指向和承受者,改变了原先学生作为单一创新创业主体的教育模式。
“高校教师既是创新创业的学习者,又是参与者,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能够激发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潜力,积累知识、锻炼技能、增强创新创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入新动力。”董军说。
在南京工业大学,不少学生在“双主体模式”下创业:2017年3月23日,“久吾高科”在深交所上市,这家学科型公司吸收了大量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该校陈苏教授指导,余子夷等同学组成的团队获得了赢在常熟创业大赛特等奖,收获了奖金和创业基金各100万元……
要提升质量,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作用是关键。
而这,成了很多高校的共识,越来越多的高校领导将注意力向本科聚焦的同时,注重引导教师们将精力向本科集中。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一直在探索学业导师制,在本科新生导师名单中,东方学者、曙光学者等均列其中,导师从课余思想交流、行为指导、带教科研等对学生进行引导。该校利用信息化平台通过师生三轮互选,2016级、2017级全部7000余名学生与遴选的480余位导师结了对子。
该校校长俞涛表示,学业导师制内涵逐步拓展并推进教学相长,不断创新教与学。建立了以引导学生参与导师科研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创新项目为重点,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为关键点,以学生参与导师科研继而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为目标的四年一贯制“导”与“学”培养模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众多高校在坚持让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同时,推动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持续重视教师教学发展事业,加强教师能力建设。
很多高校大力推动有崇高荣誉称号的名家走上本科教学一线,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并开出保障政策:对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加大奖励力度,对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人员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额度,等等。教师们纷纷全身心投入本科教育、创新授课方式,以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华中科大于2017年启动课堂教学卓越奖、优质奖的评选,在“华中学者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激励实施细则。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学校用于本科教学的津贴和教学优秀奖励的奖金累计超过1亿元。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该校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改革、教师批判性思维、“三明治”教学、微格教学、翻转课堂设计等多项教师培训活动。2012年至2017年底,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工作坊173期、讲座38期,培训教师累计5110人次。
本科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华中科大目前共培育出国家级精品课程49门,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113门。
“我们长期秉持‘以本为本,以生为纲’的核心育人理念,将培养能够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作为重要使命,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不断擦亮‘学在华中科大’的名片。”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元元说。
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武汉大学分别成立了本科生院和代表本科培养水平最高的学院弘毅学堂,每年拿出600万元奖励潜心教学且教育质量好的教师,2017年底又拿出2000万元奖励从事全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对办学前景不明朗的专业停止招生以及采取多种措施引导高层次人才上基础课等。
湖北文理学院党委研究决定在原有工作经费不变情况下,设立协同育人工程专项资金,其中两个100万元各用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教师100万元重点资助和奖励优秀教案评比、优质课堂讲授,学生100万元主要奖励优秀课程笔记、优秀课堂作业等,在关键环节发力,强力推进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
多措并举之下,高校学生面貌一新。
如今,在众多高校,学生听课从往后躲到往前排坐,从玩手机到抬起头专心听讲,从望天花板到都认真做笔记了。教师受到鼓舞,更加用心备课,用情授课,教学效果得到有力促进。
(统稿:本报记者 王强 采写:记者 程墨 冯丽 鲁磊 缪志聪 董少校 实习生 毛军刚)
《中国教育报》2019年01月08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