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出版: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729/F
国际刊号:ISSN 1003-6709
邮发代号:46-123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fzggzzs@163.com
摘 要:在发展性资助理念的指引下,高校勤工助学已成为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通过对首都11所高校参与勤工助学学生的调研,了解当前高校勤工助学运行现状,探索建立一套高校校内勤工助学的有效运转模式,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发展性资助;勤工助学;运行机制
研究背景
当前,高校资助理念已经从保障性资助转变为发展性资助,与以往保障性资助相比存在诸多不同。发展性资助在资助主体上充分重视资助育人的巨大作用,在资助过程中充分重视资助客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资助环境上需要院系及职能部门多方协同配合,在资助内容上重视经济资助、精神资助、能力资助等相结合,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在发展性资助理念的指引下,高校勤工助学作为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单一目的,更多的是通过勤工助学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成长与锻炼,获取更好的持久性发展。本研究希望能够探索建立高校校内勤工助学的有效运转模式,从而实现提高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帮助他们实现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
高校勤工助学运行机制现状
1.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基于发展性资助理念的指导,高校对于勤工助学的系统管理也应随之发生变化,本研究在对清华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资助中心负责教师访谈的基础上,归纳得出当前高校勤工助学运行机制包括招募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四部分。
课题组对11所在京高校的勤工助学学生进行问卷发放,其中6所北京市属高校(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建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抽样率分别为26%和14%,对在京的8所“双一流”高校中选择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2所“双一流”高校进行抽样,抽样率为25%。参与调查的学校层次不同,涉及7个学科门类,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题组对每个高校发放问卷100份,11所高校共计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1,074份,回收率97.6%。
2.问卷基本情况描述
在所回收样本中,男生占比28.9%,女生占比71.1%,女生的比例显著高于男生,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主要分布本科低年级(65.6%),高年级仅占34.4%,有更多的低年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样本的学生来源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市,22.1%的学生来自农村,30.4%来自县级市,25.3%来自地级市,来自省会及以上的占22.2%。学生对于本校勤工助学满意的比例高达93.3%,其中非常满意占28.2%,满意为65.1%,不满意的仅占到6.7%,学生对于勤工助学工作给予较高的评价。
3.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一,招募机制方面。一是当前多为资助中心为招募主体,勤工助学用人单位协同配合的招募形式。勤工助学工作是以资助中心(46.5%)或者勤工助学社团(35.9%)为主要招募主体,能够贴合学生的实际,同时也能及时发布用人单位需求,便于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和培养。因此,可继续推广此方式。
二是招募形式多为线上、线下灵活结合的宣传形式。调查显示:学校、学院的通知为学生获得勤工助学的主要渠道(42.3%),此外教师、学生介绍分享(32.1%),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20.1%)等网络信息传播等也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模式,而传单和海报(3.7%)、现场活动(1.8%)等传统宣传形式已经逐渐淡出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因此,应该建立以官方通知、朋辈分享、网络传播“三位一体”的宣传形式。
三是学生对待勤工助学的态度理性而开放。对于时间冲突,是选择社团还是选择参加勤工助学面试,48.4%的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41.4%的学生选择“参加勤工助学招聘面试”,只有10.2%的学生选择参加兴趣社团面试,可见学生在面对选择参与的活动时还是相对成熟理智,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选择。“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勤工助学,怕被人瞧不起”的学生比例仅占6.6%,59.5%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33.9%的学生认为“参加勤工助学是件光荣的事情”。可见,学生已经将勤工助学视为大学生活中的一项正常内容,能够用平常心来对待。
第二,管理机制方面。一是勤工助学工资标准较为合理。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勤工助学时薪应该在10元以下的仅占0.7%,10元~15元的占22.7%,15元~20元的占44.3%,20元以的占32.3%。《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规定勤工助学原则上不低于12元/时。与原来的不低于8元/时相比,勤工助学最低生活工资水平的上涨是符合学生期待和要求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是学生勤工助学目的更多集中在报酬上,对其他功能关注较少。52.2%的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主要目的为“赚取工资,减轻家庭负担”;为提高个人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占31.2%;获取工作经验,为工作做准备的占10.6%;增长社会经验的占6%。超过半数的学生以赚取工资减轻家庭负担为目的,但勤工助学不仅仅是赚取工资进行保障性资助,更应充分挖掘其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在勤工助学过程中的锻炼、成长和提升。
三是勤工助学岗位内容需求多样,现有岗位满足程度有待提升。从学生的性别、年级相关性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生对于勤工助学相对于校外兼职的优势关注点不同。36.6%学生认为,当前勤工助学的岗位设置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认为工作内容过于简单没有技术含量的学生占比22%;近80%的学生认为,如果勤工助学时间与上课时间冲突,将会退出勤工助学。因此,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要求上,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岗位的量贩式设置,以满足学生需要。例如:低年级学生、女生更为关注岗位的安全性和不用外出而节约成本等,而高年级学生、男生更为关注岗位工作时间的灵活性等。
第三,培养机制方面。一是过半学校对勤工助学学生进行系统性岗前培训。在调研的11所高校中,近55%的学生表明学校对勤工助学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27.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17.4%的学生认为没有,85.3%的学生表示有必要对勤工助学学生进行培训,因此应建立勤工助学岗前培训制度。同时,针对学生工作需要及成长发展要求,优化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如办公软件及礼仪(73.8%)、人际沟通(64.2%)、外出团体实践(44.3%)、自信心提升(43.5%)等方面,切实帮助学生成长和提升。
二是勤工助学能够带来学生认知观念上的积极改变。在勤工助学过程中会带来认知改变上,80.2%学生会认为靠自己的劳动补贴生活费用而感到骄傲,70.6%的学生感恩学校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65%的学生认为这个过程中能力提升能够使我更加自信,54.3%的学生认为能体会到初入职场的艰辛。这说明,勤工助学在推动学生增强自信心、自豪感、感恩意识以及奋斗意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是须加强对勤工助学资源的有效引导。在勤工助学收入的使用上,67.7%的学生将收入作为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仅有13.4%的学生用于提升学习能力,7.6%的学生用于满足自己的一个长久愿望,5.8%的学生用于投资,2.8%的学生用于社交,2.7%的学生用于其他。可见,学生对于收入的主要用途还是在自身生活上的支出,是属于保障型资助,但是发展性资助更多地关注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可适度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勤工助学收入,适当提高学习提升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于金钱的合理投资,培养学生财商。
第四,激励机制方面。一是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对勤工助学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激励。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等人提出组织支持理论和组织支持感的概念,强调了员工所感受到的来自组织的支持和关怀(一种由上而下的组织承诺),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组织归属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根据组织支持理论观点,组织对员工越重视,越能得到员工的认可。大学生受到学校对其资助越多,越能感受归属感和幸福感。调查显示:69.2%的学生认为学校对于勤工助学给予了足够的激励和重视,对于学校给予的支持较为满意。因此,应继续保持对于勤工助学的重视,对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贡献和成长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二是学生对于外在维护因素的需求较高。赫兹伯格(Herzberg,1966年)提出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两组:一组是内在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赞赏、责任、升迁、工作本身等;另一组是外在维护因素,包括薪资、成长可能性、人际关系、技术视导、组织政策、行政措施、工作环境、个人生活、地位和工作安全感等。对于“期望从勤工助学中得到什么”的回答中,分别是工资、综合测评加分等物质性、实用性奖励(78.6%),各种社会实践机会(57.4%),各种实习就业机会(55.1%),与师生建立深厚的友谊(53.6%),荣誉称号等精神方面的激励(29.8%)等,排名前四位的均为对学生较为实用性的奖励,这说明学生更加关注在勤工助学的激励过程中的外在维护因素。
高校勤工助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生对于勤工助学满意度普遍较高(93.2%),但勤工助学在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朋辈引领作用尚待加强
当前,学生获得勤工助学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依次为学校、学院的通知,教师学生介绍分享,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而朋辈群体的分享(32.8%)以及对于优秀勤工助学学生先进事迹的宣传(29.1%)对于吸引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有较大作用。而社团丰富多彩活动的展示(24%)、往届场面火热的勤工助学学生与用人单位双选会(11.7%)对学生的影响较小。因此,朋辈对于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但当前工作中的主要形式则为自上而下的招募形式。
2.勤工助学育人功能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从学生视角看所在部门教师,学生对于教师与校外实习单位领导期待方面的区别主要在于:33.5%的学生期待“能够给予更多思想精神方面的鼓励与交流”、29.2%的学生期待“更多的工作指导”、17.2%的学生期待“应该对我有更多的学习生活的关心”、15.1%的学生期待“建立深厚的友谊”、5.0%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学生对于用人单位教师的期待与校外实习的期待有较大的不同。在勤工助学过程中,“与教师进行思想观念交流”的占21.5%,“教师会给我鼓励”的占20.9%,“对我进行生活关心”的占16.9%,“除了做事,基本没有交流的占”20.4%,其他情况占20.3%。学生期望多方面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但近40%的教师和学生交流很少,这使得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勤工助学培训的有效指导及作用评估较为缺乏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近55%的学生表明学校对勤工助学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85.3%的学生表示有必要对勤工助学学生进行培训,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对勤工助学培训有一定的需求,相关性分析也表明是否对勤工助学进行岗前培训与满意度之间存在正相关,但当前仍有部分高校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勤工助学相关培训,即使有高校进行了培训,但对培训内容的安排、培训效果的实施方面尚未做出有效的分析和评估。
4.对勤工助学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哪些方面能够激励你参与勤工助学”的答案内容多为激励性的因素,然而在“对于勤工助学中希望得到什么”的回答中多为外在维护因素。双因素理论认为,满足学生的外在维护因素,只能消除其不满意感,而无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在各种因素中,真正能起到激励作用的因素是工作本身。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动力机制,充分挖掘激励因素,即勤工助学本身对于学生的价值意义和成就感。一方面,要注重激励手段的多元化,从不同角度满足学生内心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激励因素的内化效应,帮助学生不断成长。
高校勤工助学运行过程中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应在发展性资助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式,为勤工助学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1.以发展性资助理念为引导,增强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动机
发展性资助不仅是对学生物质上的帮扶,而且更多的是对学生自信心、意志品质等的培养。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表明:由于内在原因而追求工作目标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更为满意,认为自己与组织能更好地匹配,而且表现得更好。对组织来说,除了提供外部奖励,管理者还要为员工提供内部奖励。管理者应当让工作充满乐趣,对员工给予认可,并支持员工的成长和发展。[2]在勤工助学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心不足时,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认可,支持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点滴成长。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示范的重要作用,认为当观察者和榜样示范者在兴趣爱好、价值观和年龄等方面存在相似性时,容易使观察者在心理上产生向榜样示范者学习的倾向,尤其当榜样示范者和观察者在某些特点接近时,榜样示范者的吸引力会更大。[3]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朋辈群体的榜样示范及引领作用,增强勤工助学的吸引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运用发展性资助的协同模式,挖掘勤工助学在“三全育人”中的载体功能
发展性资助理念要求在资助过程中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用人单位及管理部门等的相互配合协作,而协调控制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规律之一,“所谓协调控制原理,指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协调各方面、各阶段的自觉影响,又要努力控制各方面、各阶段的自发影响,实现自觉影响与自发影响的辩证统一发展”。[4]因此,高校勤工助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确立用人单位教师岗位职责,使用人单位、勤工助学主管部门、学生自治组织等协同运行,将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贯彻招募、管理、培养、激励全过程,充分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功能。
3.以发展性资助为目标,实施勤工助学培训有效性评估
培训作为勤工助学培养机制的有效手段,与勤工助学满意度有较高的相关性。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不仅要传授技能,而且还要改变工作环境以及支持这些接受培训的学员。[5]因此,应激发参与培训的勤工助学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积极参与培训的良好氛围,根据学生成长发展需要,设置贴合工作实际的培训工作内容,切实帮助学生成长和提升并使勤工助学用人单位鼓励学生对培训内容进行积极应用,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作者:屈娜,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处)
本文系2017年北京市学生资助课题“发展性资助视角下的高校勤工助学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7BJXSZZYB07)、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翔宇 励志”资助育人辅导员工作室成果
参考文献:
[1]谭频.组织支持理论研究综述[J].企业导报,2009
(9):168-170.
[2][5]斯蒂芬?罗宾斯,蒂莫西?贾奇.组织行为学[M].孙健敏,王震,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448,169.
[3]徐欢,吴国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德育价值探索[J].人民论坛,2015(2):208-210.
[4]王岩,冯爱玲.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组成要素解析[J].高教学刊,2018(16):163-164,167.
《北京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