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fzggzzs@163.com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刊
编辑出版: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729/F
国际刊号:ISSN 1003-6709
邮发代号:46-123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fzggzzs@163.com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曹曦 通讯员 冯丹)十月金秋,黑土地上稻浪翻滚、金豆摇铃。从春耕到秋收,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们走进田间地头,把水稻增产提质的技术应用集成和现代智慧农业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龙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绘就了一幅金灿灿的秋收图。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要靠优秀的人才、先进的设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园区。”东北农业大学牢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考察时的嘱托,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优势,根据地方科技需求谋篇布局,将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红卫农场作为合作示范点,主动与地方需求对接,强化科技成果落地推广和转化。
“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通过发挥科研和技术优势,校地牵手,持续深入与建三江开展合作,合作的步伐稳健而快速,合作成果立竿见影。”党委书记孙登林说。“东农?建三江寒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启动运行后,校企合作的农场从2019年的1个扩展到11个,合作项目从7项增加到12项,合作内容涵盖了品种选育、节本增效、绿色循环、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解决了农场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要把实验室培育的优质种子撒在黑土地上。”东北农业大学筛选了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长粒香品系东富141、东富142等3个新品种,进行集中示范种植,助力当地水稻种植品种多样化、优质化。收获季节,国内水稻生物增产技术的带头人、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向文胜又一次来到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红卫农场进行水稻成熟度的查验。
由于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向文胜研发的“五谷丰素生物制剂技术”今年应用在建三江的红卫、大兴、七星、浓江、鸭绿河五个农场,推广示范面积15000亩,平均可增产10%左右。“今年明显要比往年要好一些,亩产量能突破1200斤。”北大荒集团红卫农场有限公司种植户吕长友轻抚着沉甸甸的稻穗乐得合不拢嘴。“从今年来看,增收的产量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红卫农场。”红卫农场的负责人对向文胜团队竖起大拇指。
好种子离不开好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还把培训和技术示范送到冬闲时的农家炕头、耕种时的田间地头,真心实意帮助农户解决各个环节的难题。去年学校利用冬闲时节,组织专家赴红卫农场,为300多位场员进行了“寒地秸秆腐熟菌剂生物肥料化生产技术”、“水稻育秧棚免耕覆稻草种植马铃薯技术”的专题培训,实施了400吨水稻秸秆低温发酵有机肥料处理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学校还将2018年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获奖成果“寒地水稻秸秆深埋还田机”应用在红卫农场,直接将秸秆还田处理,在八分场进行了500吨水稻秸秆低温腐熟制作有机肥试验示范。“这项技术实施时气温零下40度,经过处理的秸秆已腐熟成肥,达到了抛洒回田标准,为农场秸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出路,真正解决了我们的难处。”农场技术人员说。
打造“智慧农业”是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们带给农场的又一项科技“福利”。今年,东北农业大学在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数据模型,将农业生产作业变成电脑可以识别的数据信息,给现代农业装上会思考的大脑。结合北大荒集团红卫农场实际需求,东北农业大学创新了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新建设“1核2翼4化10系统”,涵盖品种选育、栽培模式、农情监测等12项试验示范项目。
“智慧农业指挥中心”红让卫农场有了底气、名气。超大屏幕显示的数据在时时更新,不仅能看到所有的耕地卫星图,还能切换到每一个种植区,实时监测作物长势、病虫害情况、农药肥料使用情况等,大数据分析系统会根据所有种植作物每一分钟的生长变化,自动生成田间管理建议,为技术员和种植户精准操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农场负责人和种植户只要打开手机上的App,就可以时时查看种植区,小到长势,大到天气预报、田间管理提示,方便、精准、便捷、高效。这是东北农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苏中滨教授团队研发成果的体现,让我们开了眼、洗了脑,真正感受了什么是农业的智慧所在。”红卫农场的职工们啧啧夸赞。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邹德堂说:“学校在智慧农业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创新,选择红卫农场进行试点两年间,课题组围绕农场对智慧农业的技术需求,构建了农场智慧农业支撑体系,实现了水稻叶龄模型化诊断、农事任务智能化管理、农产品产销网络化对接三大技术创新突破,成功打造了支撑现代农业生产的‘智慧大脑’,为智慧农业的创新引领走出了坚实一步。”